客服热线:96596 网点分布 邮箱系统
湖州吴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24

2023年,吴兴农商银行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湖州管理部以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入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天职,积极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全面助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融资畅通等重点工作,努力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报告遵照监管部门相关要求,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后,现公布如下:

一、本行基本概况

吴兴农商银行于2005年9月在原吴兴区信用联社和辖内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于2016年进行股份制改革,2017年3月21日正式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目前注册资本64779.2604万元。总部设有级部门15二级部门及14,下辖营业网点42家,网点遍布吴兴区、南太湖新区各乡镇街道。2023年末,全行员工776名,党员398人,客户经理206人。各项存款514.41亿元,比年初新102.65亿元,24.95%各项贷款370.85亿元,比年初新增74.91亿元,25.31%,存贷款市场份额实现双升,“区域金融小冠军”地位更加巩固。五级不良贷款率0.65%,资本充足率13.35%,拨备覆盖率452.91%,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良好合理区间。

2023年,吴兴农商银行坚持“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做深做实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扎实开展“助力共富年”和“爱行守纪教育年”活动,深入践行“为百姓、兴百业的‘百兴金融’”文化理念,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精细高效,筑牢风险防控,倡导“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努力构建“党的领导、员工为本、法人治理”有机统一的农信治理体系,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更高台阶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全年向当地政府纳税总额1.87亿元。2023年,圆满完成了“大满贯”工作目标,获得了全省系统“开门红”劳动竞赛一等奖、分层分类经营管理考核C类第一、进取类(C类)考核一级(优胜)单位、“业务成长十佳银行”,以及浙江省“第八轮安全评估工作成效突出集体”(全市农商银行唯一一家)、“平安单位”暨“智安单位”,湖州市“纳税大户”、金融机构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进银行机构”金融机构晾晒比拼考核第一、“最具爱心捐赠企业”、“最美志愿服务爱心单位”,吴兴区“财政贡献奖”、“金融机构一等奖”、“慈善杰出贡献单位”,南太湖新区“金融发展贡献奖”、“实干争先贡献者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创新升级,服务企业彰显新担当

一是深化“走千访万”走企服务。以“暖企解难题,助企提质效,惠企减负担”为主题,持之以恒开展“走千访万”活动,围绕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加强信贷政策工具运用,加大对首贷户、个体工商户以及普惠领域的贷款投放,全面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23年累计走访企业15645家,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24.32亿元,新增小微首贷户802户,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46.57亿元,同时持续实施减费让利举措,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二是深化“融资畅通”助企服务。加强对制造业、专精特新、科创企业以及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设立专项信贷资金,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2023年普惠领域、制造业、科技企业以及绿色领域等贷款增幅分别为22.63%、20.85%、50.78%、31.44%。三是深化“产品创新”惠企服务。大力推广政策担保业务,与省担保集团合作,全省首家试点政策性担保业务并首创“政保共担贷”产品,支持农业主体的“农担通”产品入选全国金融强农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末发放“政保共担贷”“农担通”等政策担保贷款17.26亿元,较年初新增4.22亿元,增幅32.36%。创新推广获得全省数字经济系统优秀应用案例的“小个贷”产品,累计为2568户个体商户发放“小个贷”15.69亿元。开展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全流程无纸化试点,简化评估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65户科创企业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5.48亿元,助力科创企业创新发展。

(二)深化普惠,助力共富展现新作为

一是精耕“普惠金融”工程。坚持做普惠金融的长期/span>以“六个一”工作为目标,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建设全方位、成体系以人为核心的普惠金融示范区,加大对“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和“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的推广力度,全力满足共同富裕下的普惠金融需求,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25.3亿元,覆盖率达41.55%。二是聚焦“扩中提低”行动。获评全省“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试点行,专项推出“共富助学贷”“共富助医贷”“共富安居贷”“共富经营贷”等产品,以“财政+金融”双引擎助力扩中提低,累计发放共富贷款2.39亿元。创新推广“农创贷”“乡贤贷”等产品,助力乡村地瓜经济,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37.8亿元,占比37.45%。创新新市民金融服务,建立新市民专营机构,推出“新市民共富贷”“新市民创业贷”“新市民安居贷”等产品,累计发放各类新市民贷款28.74亿元。三是推进“绿色普惠”转型。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倡导绿色低碳理念,深入打造碳中和银行网点,实现网点运营在标准范围内的碳中和。推进转型金融建设,编制《绿色农担创新产品标准》,创新推广“绿色碳效贷”“新能源碳惠贷”等产品,提升对节能减排降碳的支持力度,完成全市首宗以数字化线上交易的碳普惠自愿减排项目,截至2023年末绿色贷款余额110.14亿元,占比29.7%,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省第一。

(三)履行责任,打造百兴金融新形象

一是完善服务网络。为进一步拉近服务,提高响应效率,选派19名“金融指导员”挂职乡镇(街道),215名“金融服务专员”驻点村(社区),聘请2350名村民小组成员担任“普惠联络员”,搭建起层层覆盖、联动贯通的服务体系。建设“丰收驿站”便民服务网点,以打造现代版的“信用服务站”为目标,融合“金融+民生”服务,创新“共富驿站”“放心驿站”“民生驿站”等特色驿站,共建成旗舰型2家、标准型103家、简易型丰收驿站21家其中授牌共富金融服务站点53家。二是优化民生服务。深化网点“政务+金融”服务,设立公积金延伸网点11家,建成首个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中心。推进网点适老服务,深化“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努力打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服务网点。推进网点向智能化、营销型转变,推广集中授权、集中开户以及单人临柜、弹性临柜等模式,持续提升网点服务质效。三是践行金融向善。坚持做有情怀、有温度、有责任的银行,深化“为百姓、兴百业的‘百兴文化’”,“百兴金融”品牌案例被《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管理标准体系》收录。践行“‘吴’微不至、‘兴’心相依”的服务理念,弘扬慈善文化,致力志愿帮扶,热心公益事业,2023年累计冠名和赞助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28项,获评全市“最具爱心捐赠企业”“最美志愿服务爱心单位”和吴兴区“慈善杰出贡献单位”称号

(四)审慎合规,夯实行稳致远新防线

一是深化内控合规建设。围绕风险背后“人”的因素,上线省行智慧监督系统,结合飞行检查,外部核查和征信核查等手段,不断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管理。深入开展“爱行守纪教育年”活动,持续培育“忠诚、担当、奋斗、创新、清正”新风尚,营造风清气在、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二是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加大对信贷业务的监测预警力度,加强对信贷档案、客户信息、贷后检查的规范化管理,压实风险防范责任链条,完善信贷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反洗钱管理,健全可疑交易监测、风险提示等日常机制,持续完善反洗钱工作体系。加强数智反诈平台运用,加大对账户风险的排查管控力度,健全警银联动机制,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三是提升消保工作水平。2023年本行不断提升优质文明服务建设,优化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业务发展融为一体,同时不断加强对公众的金融教育,结合服务地域、业务领域,走进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和商圈普及金融知识,助力社会公众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全年共收到各类投诉196件,涉及7个业务类别,分别为银行卡业务68件、其他业务39件、贷款业务38件、人民币储蓄业务20件、其他中间业务14件、银行代理业务9件、支付结算业务8件。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引起;二是因管理制度、业务规则和流程引起;三是因服务设施、设备和业务系统引起。本行全力做好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全部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要求处理各类投诉,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下一步,本行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强员工服务技能培训,完善业务流程等规章制度,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持续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抓好“十四五”规划落实的攻坚之年。吴兴农商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支农支小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质量、规模、效益”的关系,围绕“五篇大文章”,持续擦亮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民营小微伙伴银行、普惠金融主力银行三张“金名片”,全力以赴服务“三农”、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更高台阶